新聞資訊
世界經濟困局下中國財政政策選擇
時間:2011-07-27 09:56:19信息來源:不詳點擊:405 加入收藏 】【 字體:

  2011年上半年,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特性可以用“四大關鍵詞”來概括:經濟增加、債務危急、通貨膨脹、財政整理。雖然各國面臨的題目各有側重,但是這“四大關鍵詞”在國別層面依然具有普遍性,在不同國家以不同體例“集結”,形成合力,影響著全局。應對此局面的宏觀經濟政策也具有“雙刃劍”的特性:運用得當,可能解開“后危急時代”世界經濟的困局;運用不當,“四大關鍵詞”就會相互作用,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經濟形勢就會越發(fā)復雜,甚至產生經濟“崩盤”的風險。如何在短期和中長期處理好這四個關鍵題目之間的關系,實現經濟在全球層面的再平衡和國家層面的可持續(xù),是當前所有經濟主體都應該正視的題目。

  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總體特性

  (一)“關鍵詞”之一:經濟增加


  進入2011年以來,全球經濟仍然處于金融危急過后的調整復蘇階段,復蘇特性可描述為“溫文”。

  1.全球經濟增加的基本情況

  首先,全球經濟在總量上是擴張的,G D P指標無論是同比照舊環(huán)比都表現增加;其次,全球經濟的增速不穩(wěn)固,在2010年G D P增速大幅進步之后,2011年又出現肯定程度降落;第三,全球經濟增加的結構不均衡:發(fā)達經濟體疲弱,新的經濟增加點始終沒有培育出來,在較長的時間內都難以出現突破性增加;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增加持續(xù)強勁,資本大量流入,推動經濟產生過熱跡象。由此可見,全球經濟的增加并沒有實現加速復蘇的預期,而各經濟體的情況相互綜合、抵消,使得全球經濟表現溫文復蘇的特性。

  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經濟的折年增加率為4.3%,第二季度出現輕微下滑,預計全年增加率要明顯低于2010年。根據上半年度數據,IMF預計全球經濟運動在2011年下半年下行風險將明顯增長,全年經濟增加較2010年放緩,并調低了G D P增速的預期。IM F預計,2011年世界經濟將增加4.3%,發(fā)達經濟體2011-2012年的平均增加率為2.4%,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2011-2012年的平均增加率預期為6.5%。而2010年發(fā)達經濟體的增加率為3%,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增加率為7.4%,2011年增速回落趨勢顯明。

  2.中國為全球經濟增加提供動力

  從中國來看,活著界經濟的溫文復蘇、國際政治和軍事的復雜多變、國際熱錢賡續(xù)涌入、通貨膨脹壓力賡續(xù)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加大,經濟增速也有所回落。今年上半年G D P增速為9.6%,較去年同期的11.1%回落1.5個百分點,但是仍然高于年初政府制訂的全年8%增速目標,且工業(yè)增加出現加速,夯實了團體經濟進一步增加的基礎。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仍然是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穩(wěn)固和中堅力量。第二季度中國G D P數據發(fā)布以后,市場信念明顯提拔,據國內外機構預計,2011年中國G D P增幅仍將達到9.3%。而且,中國經濟持續(xù)向好不但提振了全球市場對中國經濟的信念,也為全球經濟注入強心劑,全球股市大振。因為中國的經濟政策較好地保持了穩(wěn)固性和延續(xù)性,中國經濟得以穩(wěn)固增加,對世界經濟的推動作用漸漸增強,仍然是全球經濟復蘇的盼望和有力支持。

  (二)“關鍵詞”之二:債務危急

  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急“多米諾骨牌”的擴散效應下,其他歐洲國家、美國、日本等經濟體的主權債務題目日漸暴露,成為影響經濟復蘇的一個長期性因素。在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經濟增加和財政赤字幾乎失效的情況下,擴大債務就成了發(fā)達經濟體的“救命稻草”,而中國等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積累的大量隱性債務、地方政府債務也是一個長期威脅。因此,債務危急是當前世界經濟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特性。

  1.債務規(guī)模攀升

  目前發(fā)達經濟體國債規(guī)模重大,壓縮困難,且在此基礎上,各國仍然在按計劃發(fā)行政府債券,由中間銀行購買,政府債務的規(guī)模繼承膨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表現,發(fā)達經濟體的政府債務總額逐年攀升,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經濟體的政府債務總額則呈現降落趨勢。從公共債務占G D P的比重來看,O ECD的展望表現,到2011年悉數發(fā)達經濟體公共債務/G D P比率將超過10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展望,發(fā)達經濟體該指標將在2011年首次突破100%,到2016年進一步上升到107%,其中美國、歐元區(qū)和日天職別達到112%、86%和250%。

  2.重要經濟體的債務狀態(tài)

  美國債務已達上限,但潛在的借貸需求仍然很大。為了順利進步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并沒有把握,國際評級降低等不利因素日益上升。在歐元區(qū),希臘、葡萄牙、愛爾蘭的利差均有所上升,希臘銀行還出現了資金抽逃征象,德、法等核心國家也沒有控制住債務規(guī)模上升的勢頭,歐洲主權債務危急受到新一輪關注,包括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在內的許多國家近期遭遇了評級下調。日本的債務水平一向很高,加之長期經濟低迷、人口老齡化、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海嘯和核走漏危急使政府公共債務負擔日趨沉重,一些名譽評級機構已將其主權名譽評級置于負面監(jiān)測之下。拉丁美洲經濟體的債務水平高于亞洲新興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1年其財政狀態(tài)將有所增強,債務水平有所降落。

  3.債務洪流下中國不能獨善其身

  外因和內因共同決定了中國在這場債務危急的洪流中不可能獨善其身。

  首先,中國被動卷入債務危急的洪流。中國持有1 .15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假如美國國債不能持續(xù),中國就會蒙受損失。在希臘債務危急中也不得不承擔救助責任,中國被IM F指派承擔了其中約11億歐元的份額。另外,資本的“逐利性”使大批游資從歐洲流到中國,從而加大了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和資產泡沫等風險,并給經濟結構調整帶來阻力。

  其次,中國同樣面臨著偉大的債務風險。據高盛估算,到2009年年底,中國政府總負債為15.7萬億元,占G D P的48%。其中,中間政府國債約占20%,地方政府債務約占23%,約為7.8萬億元,商業(yè)銀行剝離但仍表現在資產管理公司賬面上的不良貸款總額約為1.6萬億元,約占G D P的5%。截至2010年6月末,我國商業(yè)銀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達7.66萬億元,蘊蓄了絕大部分地方債務風險。此外,還有許多隱性債務沒有納入估算范圍,說明地方政府存在著較大的債務風險,甚至過度舉債已接近極限,一些地方政府性債務率已高達94%。

  (三)“關鍵詞”之三:通貨膨脹

  當前通貨膨脹壓力在新興經濟體體現較為緊張,但是發(fā)達經濟體內部也存在著通脹因素,因為通貨膨脹具有傳導性,已經開始從新興市場國家向發(fā)達國家蔓延。因此,通貨膨脹也是當前世界經濟的一個具有普遍性的特性,這就引出了目前存在的一種廣泛的擔憂:實體經濟“滯脹”風險正在上升。

  全球通貨膨脹從2010年最后一個季度的3 .5%上升到2011年第一季度的4%,對全球通貨膨脹的預期也進一步提拔。與4月的展望相比,IM F對各大經濟體的通貨膨脹預期都有較大進步。同時,IM F預計新興經濟體的消耗者價格指數今年將上升6%,過熱跡象因信貸快速增加或資產價格上漲而愈加顯明。

  (四)“關鍵詞”之四:財政整理

  與2010年上半年經濟復蘇與財政風險并存的局面相比,許多發(fā)達經濟體的財政狀態(tài)已經由財政風險轉化為全局性“財政傷害”,由于盡管經過很大力度的財政整理,但部分國家的財政狀態(tài)仍然愈發(fā)困難。對于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而言,通貨膨脹題目愈演愈烈,它帶來的財政風險是結構調整的壓力,則更多表現在政策層面而非全局。

  1.財政運行的基本情況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展望,2011年各大經濟體的財政狀態(tài)將好于2010年,預計全球赤字率從5.5%降落到4.6%,發(fā)達經濟體從7.5%降落到4.6%,新興經濟體從3.7%降落到2 .7%,低收入經濟體從3 .1%降落到2.9%。發(fā)達經濟體的赤字率遠遠高于新興經濟體,甚至高于低收入經濟體,但也要看到,財政狀態(tài)具有持續(xù)改善的趨勢,預計2012年財政赤字占G DP的百分比較2011年會進一步降低,但財政平衡的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

  2.財政整理的進展

  美國整理財政目標是減支為主,增稅為輔。奧巴馬總統(tǒng)特地成立了兩黨共同向導和參與的赤字減少委員會,以努力平衡聯(lián)邦預算。2010年12月該委員會提出了赤字減少發(fā)起已在眾議院通過,該發(fā)起要求減少總額為3.7萬億美元赤字。日本進行了兩次增補預算,一次總額為G D P的0.8%,一次總額為19988億日元,前次已經通過,后次已送交參議院。在歐洲,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等主權債務危急緊張困擾的幾個國家從增長收入和縮減付出兩方面進行了一系列財政整理。此外,在英國建立了財政委員會,在德國執(zhí)行了平衡預算的憲法規(guī)則。

  (五)“四大關鍵詞”編織的世界經濟困局

  在分別分析了當前世界經濟的四大關鍵題目之后,我們發(fā)現這些題目的形成和發(fā)揮作用是緊密交織在一路的,使整個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前景變得更加復雜,甚至形成若干困局。

  1.“經濟增加—債務危急—財政整理”的困局

  為了實現經濟復蘇,大量債務被迫產生,歐洲主權債務危急的發(fā)生打破了“借貸的繁榮”,讓危急后本就脆弱的經濟增加更加脆弱。主權債務危急的治理是要有用減債,這就必要“開源節(jié)流”,即增長收入、壓縮付出,進入財政整理的程序。增長收入的基礎是經濟增加,但財政整理對經濟增加會產生克制作用,付出具有剛性,劇烈壓縮會加大政治成本,也會損害就業(yè),政府不愿推動。最終導致財政整理故步自封,收入增長不了,付出壓縮不了,只能通過擴大借債來爭奪時間,效果是債務積累越發(fā)重大,債務風險越發(fā)緊張。

  2.“經濟增加—通貨膨脹—滯脹”的困局

  為了實現經濟復蘇,各國執(zhí)行擴張性經濟政策,但因為美國、日本長期執(zhí)行低利率政策、歐友邦家不實施自力的貨幣政策,導致美、日、歐等發(fā)達經濟體缺乏擴張性貨幣政策的空間,產生的流動性無法在本國消化,由利益機制外溢到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自身的擴張性政策對經濟復蘇有用,但產生了肯定的通貨膨脹壓力,再加上外溢性資本流動產生的通脹結果疊加,則陷入緊張通貨膨脹。通貨膨脹通過對外貿易等機制向外傳導,但在發(fā)達經濟體經濟低迷的情況下發(fā)生通貨膨脹,則陷入“滯脹”。

  3.“通貨膨脹—債務危急—財政整理”的困局

  在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持續(xù)的資本流入還可以推升資產泡沫,私人負債增加敏捷。在這種情況下,天資較低的經濟主體能夠較為容易地在市場進行債務融資,使得債務質量被降低,債務風險蘊蓄,當達到肯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向財政風險轉化,在財政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則須擴大國債發(fā)行,從而加大政府債務壓力。假如主權債務規(guī)模已經充足大,則有可能引發(fā)主權債務危急。大量國債的發(fā)行將導致利率的上升,會對私人投資產生“擠出效應”。同時,國債償還必然是來源于稅收,居民就會削減消耗,增長儲蓄。這兩種情況都將降低刺激經濟增加的財政政策結果,而較大的還本付息壓力會阻礙財政的可持續(xù),必須進行財政整理。如許就回到了第一個困局所涉及的題目。

  對當前四大關鍵題目編織的世界經濟困局進行分析可知,解困的關鍵在發(fā)達經濟體,發(fā)達經濟體解困的唯一出路在于發(fā)展實體經濟創(chuàng)造物質性的社會財富,而不再是假造資產。而通過發(fā)展實體經濟解困的突破口在第一個困局,當第一個困局解開后,第二和第三個困局也就容易解決。如今的題目是發(fā)達經濟體沒有充足的動力去破解如許的困局。這其中起作用的有利益的因素,有政治的因素,也有搭便車的生理等等。尤其是美國,憑借在國際經濟格局中的主導作用和美元的貯備貨幣地位,賡續(xù)成功地制造著美元回流,因此,美國不會發(fā)生主權債務危急,甚至可以通過發(fā)行貨幣,降低幣值來變相地債務重組,稀釋債權。

  “四大關鍵詞”困局下中國財政的應對之策

  “四大關鍵詞”編織的困局是相對于世界經濟來說的,我國作為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一員,天然也要面對實際,不能躲避。因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較好,在全球金融危急中尚能很快振作,在當前的困局下,只要應對得當,敏捷發(fā)展實體經濟、積累社會財富,就能“獨善其身”。當然,我國也應該“順勢而為”,活著界范圍內“財政整理”的洪流中,努力消弭經濟運行中業(yè)已存在的財政威脅,但為了取得最好的結果,就必要把握關鍵。尤其是在目前經濟發(fā)展勢頭尚好的時期,更不能忽視隱蔽在基本面下的風險因素,只有把握時機消弭“隱患”,才能保證經濟發(fā)展持續(xù)向好,而不會走向“硬著陸”。

  (一)發(fā)揮財政政策上風,在困局中珍愛我國經濟

  在上述三大經濟困局中,財政處于核心的地位,在經濟良性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下,應該充分發(fā)揮財政政策的上風,成為活著界經濟復雜困局中我國經濟的“護衛(wèi)者”。

  (二)“經濟增加—債務危急—財政整理”困局中的財政政策選擇

  在“經濟增加—債務危急—財政整理”困局中,財政政策的著力點是推動經濟增加和保持財政平衡。一方面,要探求新的增加點,盡力爭奪較高的經濟增速,另一方面,降低利率,允許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同時,通過結構改革保證基本財政收支平衡。所以財政政策的詳細安排要有助于當前實現經濟增加和財政平衡目標。

  第一,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fā)展體例變化,保證我國經濟長期穩(wěn)固發(fā)展。債務危急的治本行動是調整經濟結構、變化經濟發(fā)展體例,財政政策應把握住這一主線。

  第二,熟悉危急中財政平衡的緊張性,應看重日常開源節(jié)流,防患于未然。實現財政平衡要把握三點:做好預算、收入穩(wěn)固增加、節(jié)約付出。

  (三)“經濟增加—通貨膨脹—滯脹”困局中的財政政策選擇

  在“經濟增加—通貨膨脹—滯脹”困局中,關鍵是如何控制外溢性資本流入。

  在控制外溢性資本流入方面,可以借鑒俄羅斯的經驗———將超額石油自然氣收入貯備起來。我國可以將大量涌入的外部資本貯備起來,運用不同的管理辦法和投資渠道,一部分用于投資,擴大財富,在危急后用來救市,另一部分則專門用于社會保障,緩解收入分配的壓力,為老齡化危急作貯備。在我國,主權財富基金正好可以充當如許的一個“蓄水池”,應該趁如今大量熱錢流入的機會,加強主權財富基金的力量。但要明確的是,應該改換我國主權財富基金尋求更高收益率的目標,還原其原本的作用———穩(wěn)固和為子孫子女蓄積財富的作用,當前更是可充分發(fā)揮沖銷市場過剩流動性的作用。

  (四)“通貨膨脹—債務危急—財政整理”困局中的財政政策選擇

  在“通貨膨脹—債務危急—財政整理”困局中,關鍵是如何控制債務發(fā)行規(guī)模和國債投資的安全性。在這方面,必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對中間和地方的債務狀態(tài)作周全清查和評估,尤其是掌握地方債務的規(guī)模和性子,測算我國的最優(yōu)債務規(guī)模,確定風險預警線,并將實行情況與財政補貼和獎勵掛鉤,形成強有力的束縛。

  第二,增強中間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管理,嚴酷擔保條件,確保債務人不發(fā)生債務違約。許可條件成熟的地方政府發(fā)行地方債,將隱性債務顯性化,與此同時,做好監(jiān)管、社會實行、招標細則、績效標準、責罰規(guī)定等工作,形成高效運行的體系體例機制。否則,新老制度混雜,只會帶來事倍功半的結果。

  第三,在保持肯定債務水平的基礎上,要對私人部門債務進行有用管理,防止從私人債務風險到政府債務風險,再到主權債務風險的一系列轉化。

  第四,對其他國家的國債投資要警惕鄭重,反復論證風險,并保持投資的流動性。我國目前應將美國國債投資作為短期政策,提防美國政府作為巨額債務人通過貨幣貶值等體例稀釋債務,使大量持有美元資產的我國蒙受偉大損失。

  第五,假如將國債投資于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則要建立國債投資項目的質量保證系統(tǒng),完美國債投資項目管理法律法規(guī),對國債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

  第六,進一步理順中間和地方的財政關系,健全地方稅制,確立地方主體稅種,使地方擁有穩(wěn)固的財源,地方債務的償還也有穩(wěn)固的資金來源。同時,進一步增強對“地皮財政”和融資平臺的管理。提防地方債務風險轉化到中間財政。

  綜上所述,在經濟增加、債務危急、通貨膨脹、財政整理“四大關鍵詞”編織的世界經濟困局下,我國實施的財政政策既要做到“自我珍愛”,又要做到對外積極探尋破解世界經濟困局之路,為世界經濟復蘇做出更大的貢獻。

  (聯(lián)合課題組成員:閆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于樹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助理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劉新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生。)

  相干鏈接

  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當前中國經濟的總體運行態(tài)勢優(yōu)秀,經濟增加繼承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加向自立增加有序變化。翹尾因素和食品價格上漲推高6月C PI,物價有上漲壓力,但是可控;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穩(wěn)固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增加較快;外貿增速回落態(tài)勢進一步顯明,貿易順差擴大;房地產投資仍舊高速增加;人民幣信貸進一步增長,外匯貯備持續(xù)走高,銀行間市場交易活躍,市場利率顯明上。

  (一)宏觀經濟總體保持平穩(wěn)較快增加

  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04459億元 , 按 可 比 價 格 計 算 , 同 比 增 長9.6%;其中,一季度增加9.7%,二季度增加9 .5%。與去年同期相比,G D P增加速度放緩。從環(huán)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加2 .2%。分產業(yè)看,第一產業(yè)增長值15700億元,增加3. 2 %, 占GDP 的 比 重 為7 .68%;第二產業(yè)增長值102178億元,增加11 .0%,占G D P的比重為49 .97%;第三產業(yè)增長值86581億元,增加9 .2%,占G D P的比重為42.35%。與去年同期相比結構保持不變。

  (二)翹尾因素和食品價格上漲推高6月CPI,創(chuàng)三年來新高

  6月份,全國居民消耗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4%,創(chuàng)三年以來新高。其中 , 城 市 上 漲6 .2 %, 農 村 上 漲7.0%;食品價格上漲14.4%,非食品價 格 上 漲3 .0%;消耗品價格上漲7.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4.0%。

  (三)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穩(wěn)固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增加較快,付出增速大幅度進步

  上半年,城鎮(zhèn)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2076元。其中,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同比增加13.2%,扣除價格因素,現實增加7.6%。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706元,同比增加20 .4%,扣除價格因素,現實增加13 .7%。其中,工資性收入同比名義增 長2 0 .1 %, 家 庭 經 營 收 入 增 長21.0%,財產性收入增加7.5%,轉移性收入增加23.2%。

  上半年,扣除價格因素,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耗性付出現實增加5.9%,低于去年同期1.3個百分點。

  (四)外貿增速回落態(tài)勢進一步顯明,貿易順差擴大,6月出口創(chuàng)新高

  據海關統(tǒng)計,1至6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7036 .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8%。其中出口8743億美元,同期增加24%;進口8293.7億美元,同期增加27.6%。累計順差449.3億美元,收窄18.2%。

  (五)人民幣信貸進一步增長,外匯貯備持續(xù)走高

  6月末,廣義貨幣(M 2)余額78.08萬億元,同比增加15.9%,比上月末高0 .8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3 .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 1)余額27.47萬億元,同比增加13.1%,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比上年末低8.1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4 .45萬億元,同比增加14.4%。上半年凈回籠現金110億元。

  (六)貨幣政策持續(xù)收緊,但房地產投資仍舊高速增加

  自從去年1月,為治理通貨膨脹,央舉措用了數量型和價格型的貨幣政策工具,截至6月尾,央行已經上調存款預備金率12次,加息4次,市場流動性團體趨緊,增長了房地產企業(yè)獲得資金的難度,也進步了購房者的成本。

  但受前期房地產市場價格比較高,利潤率相對比較高的影響,開發(fā)商的開發(fā)力度有增無減。上半年,房地產投資仍舊保持高速增加,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26250億元,同比增加32.9%。(經濟參考報)

(編輯: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