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帆闖南洋溫州人創(chuàng)辦海外第一館
時間:2009-12-01 11:02:41信息來源:不詳點擊:421 加入收藏 】【 字體:

  時序已是初冬,可在新加坡,酷熱得無涓滴涼意。

  循著白咖啡的馥香走進新加坡芽籠37巷7號,一座古樸的二層天井式建筑出如今面前目今,青磚、黛瓦、白墻、木窗,不施彩繪,本色淡雅,有一種特別很是認識的感覺。

  同親熱情地迎出門來,帶著同樣認識的笑顏,讓人宛如回到童年祖屋。只是同親們少小離家,現(xiàn)在個個都已"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了。這里,就是已有86年歷史的新加坡溫州會館。而這也是溫州人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個民間組織。

  11月16日,記者在這間會館,見到了一批昔時只身闖南洋的溫州人和他們的后裔。

  第一代人

  一把斧子一個鐵錘下南洋

  "父輩們什么都沒有,就提著一個工具箱過來了,里面是一把斧子、一個鐵錘……"說起闖南洋的歷史,現(xiàn)任溫州會館會長陳冠亨笑言。

  這段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據(jù)稱,當時三名來自溫州永嘉的木匠南渡到新加坡餬口,相繼而來的溫州人日益增多,至1915年已有90余人。

  從前下南洋的溫州人,無法與當?shù)氐挠泼駨d官員講清楚籍貫,只好說是上海人。因為他們大多數(shù)在上海學過手藝,因此他們開設的木器家具店也掛上了上海木器的招牌。

  "當時生活條件困難,餬口不易,于是常有大小沖突發(fā)生在同親之間或與外省人之間。必要有人出面調停。"陳冠亨說,德高望重的鄉(xiāng)賢陳岳書老師就常出面調停此類糾紛。1923年,為追求同親的連合與互助,及謀求同親的福利,金天放、陳岳書等人提議創(chuàng)辦了"溫州同親會"。同親會于1931年易名為"溫州會館"。據(jù)市僑辦統(tǒng)計資料表現(xiàn),這是溫州人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個溫州籍僑團。

  會館最初設立于新加坡惹蘭勿剎150號,1931年遷至華丁路20號樓上。

  那時,許多南來的溫州木工到了結婚的年齡,回返家鄉(xiāng)結婚育子。1956年之前,殖民地政府許可本地人申請,讓在中國的妻子和年幼孩子來新加坡團圓,許多溫州孩子便跟著母親南來。他們長大后,多數(shù)跟著父親學做木工。

  已年近花甲的會員陳延洪,昔時就是如許來到新加坡的。"13歲的我跟在父親身邊,做木工十多年,直到結婚后才又去荷蘭開了餐館。"他回憶道。

  于是那十年間,同親人數(shù)激增,至1966年已有5000余人。會館場地便左支右絀,此后,在大家的慷慨傾囊之下,溫州會館募捐集資購下現(xiàn)位于芽籠的館址,于1971年遷移過來。

  歷經(jīng)86年風雨的溫州會館,為溫州同親、也為社會做了許多好事善事。他們給年邁無寄托的會員設立福利互助基金,發(fā)揚愛心設教育基金,讓品學兼優(yōu)的同親子弟申請助學金、貸學金及獎學金,為作育棟梁人才盡點綿薄之力。他們還于1927年開辦甌江公學,后又開辦僑南公學,后來因為教育普及以及社會環(huán)境變遷,才停辦黌舍。不僅如此,對于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他們亦鼎力相助,為溫州大學捐贈了教學大樓。去年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他們第臨時間組織捐贈,特地送到國內。

  第二代人

  昔時從小木匠紛紛華麗轉身

  溫州會館最熱鬧的日子,是每年夏歷六月十三。

  這天是魯班的誕辰。因為在新加坡的溫州人大多數(shù)從事木器業(yè)的,因此會館按照習俗供奉魯班,將魯班誕辰日定為溫州會館的會慶日。

  溫州會館副會長鄭孟釩介紹,每年的這一天,本地溫州人都會聚集溫州會館,先把先師神像由二樓請下禮堂,奉上祭品、香燭;下戰(zhàn)書則舉行會員大會。當晚的宴會,700多戶會員(新加坡溫州會館的會員以"戶"為單位計算,一個家庭只派一個代表入會,但這個家庭的成員都是會館會員)基本都來參加,大家濟濟一堂,熱鬧又溫馨。會館總務林亞弟說,從前魯班誕辰,溫州同親開設的工廠都會停業(yè)一天,"在其他工廠工作的鄉(xiāng)親都會請一天或半天假趕去參加慶祝儀式。"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從事木器業(yè)的鄉(xiāng)親已大大削減了。1920年前后新加坡本地溫州人95%是木器師傅。上世紀50年代會館調查發(fā)現(xiàn),以木器業(yè)為生的會員仍在90%以上,變化發(fā)生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

  1963年印尼對抗馬來西亞,導致經(jīng)濟不景氣,當時新加坡是馬來西亞的成員之一,經(jīng)濟不免受到影響,并殃及家具木器業(yè)。加上機械化的發(fā)展,更直接襲擊了講究手工技術的溫州人木器業(yè)。為了生計,他們不得不改行,轉向柚木、三夾板、建筑,甚至飲食業(yè)發(fā)展,其中進軍飲食業(yè)的占大多數(shù)。

  曾任溫州會館副會長的吳定舜說,在上世紀60年代中到70年代初,約有二三成溫州人遠赴西歐,投身于飲食行業(yè)。吳定舜就是其中一人。

  現(xiàn)任副會長陳建汶說,"隨著年青一輩溫州人受教育程度的進步,和父輩財富積累的增長,促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轉型。比如我,就轉型做了金融業(yè)。"如許的轉變,在1983年的會員調查統(tǒng)計中也得到證實。調查表現(xiàn),從事木器業(yè)的會員百分比已降到40%至50%之間,而出現(xiàn)了不少飲食業(yè)經(jīng)營者、工程師、會計師、律師、技術顧問、大夫、經(jīng)理、技術員、軍官和公務員等。

  進入上世紀90年代,這種職業(yè)多元化的趨勢更為明顯。從1993年的《新加坡溫州會館70周年紀念特刊》的會員通信錄中發(fā)現(xiàn),867戶會員中,從事木工的會員降落至15.45%,顯然溫州人在木器業(yè)獨占鰲頭的時代已成曩昔。

  職業(yè)的多元化,也讓在新加坡的溫州人參與當?shù)厣鐣聞盏臈l理越來越高,其中涌現(xiàn)不少良好分子。曾在2003年任新加坡溫州會館會長的余蔣江,就是代表之一。在開辦博藝建筑設計事務所,參與新加坡基礎設施建設的設計工作的同時,他積極投身公益,經(jīng)常性組織社區(qū)助學、助醫(yī)、救災等運動,因此榮獲了新加坡政府頒發(fā)的公共服務勛章。

  第三代人

  尋訪"溫州根""溫州情"

  現(xiàn)在,第三代新加坡溫籍青年,雖然是當?shù)赝辽灵L的,但是,血脈里流動的鄉(xiāng)情基因,仍讓他們對溫州始終有著一份特別的感情。

  在余世雄長大成年以來的印象中,溫州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直到90多歲高齡的爺爺、老僑領余心疇老師預備回鄉(xiāng)安度暮年之時,余世雄的溫州情結才變得越來越濃郁。幾次陪同爺爺回鄉(xiāng)的過程中,他看到溫州的偉大轉變,令他萌生報效家鄉(xiāng)的熱情。

  "爺爺20多歲時脫離家鄉(xiāng),老來總難忘葉落歸根;爸爸七八歲時就脫離溫州,對家鄉(xiāng)的感情不如爺爺;到我這一代,鄉(xiāng)情的概念就更淡了。"他說,在家里,爸爸與爺爺用溫州話交流,而他則只能聽懂一半。除了爸爸、爺爺?shù)臏刂萃飩儯嗍佬蹖刂莸挠洃洸欢唷?/P>

  也正因此,溫州會館如今另一個緊張使命,就是修復年輕一代溫州后裔心中出現(xiàn)斷層的"溫州情結"。

  會館一樓大廳的墻壁上,貼滿了各種各樣的運動照片,其中有一組分外故意思,名為"溫州小吃烹飪比賽"。會館婦女組主任謝美柳說:"我們每人做一道菜,端出來嘗,看誰做得最好吃。"有的做敲魚,有的做麥餅,有的做江蟹生。謝美柳的拿手菜是肉凍。當問及誰的菜最搶手時,七八小我都不約而同指向副會長鄭孟釩:"諾,他做的松糕,味道好兮好。"

  小吃里有抹不去的家鄉(xiāng)味。會館組織如許的運動,年輕一代也都很喜好來參加,這是他們與"溫州"最好的聯(lián)系體例之一了。

  更多的年輕人還參加了會館舉辦的溫州話培訓班。鄭孟釩挺身而出擔任授課先生。他說:"沒有教材,我就從各種書里找出對應的白話,一字一句地教。"每年新春團拜時,會長都會事先寫好一段祝福的話,請15歲以下的小會員上臺來講。當然,寫的是中文白話,講出來則必須用溫州方言了。做床墊生意的會長陳冠亨還備好豐厚的禮物——一張價值800新加坡元的名牌床墊,獎勵給講得最流利的小會員。

  談到"溫州根""溫州情",陳冠亨還不忘拿出2007年2月的一份《聯(lián)合早報》,報紙上刊登了一篇讓?平與新加坡溫州會館同親共敘鄉(xiāng)情的報道。陳冠亨說,那幾天,加蓬共和國副總理兼交際部長讓?平訪問新加坡時,攜妻子和外甥拜望溫州會館,認祖尋根。同為溫州人的后裔,同樣的血緣使得讓?平與溫州會館的同親相見甚歡,他們一路品嘗新加坡華人獨特的新春佳肴"撈起"——陳冠亨指著照片介紹。照片中,十多張笑貌盈盈,十多雙筷子聚攏,"撈起"濃濃鄉(xiāng)情……

  86歲"高齡"的溫州會館,已把培養(yǎng)年輕的接班人提上日程,以期年輕一代能早日負起繼往開來的重任,林亞弟的30歲的兒子最近成為溫州會館最年輕的董事。因此,會館的不少運動越來越蓬勃有朝氣,卡拉OK、氣功班、講座、節(jié)慶等,幾乎月月有運動,每次運動都吸引不同年紀的同親積極參加。

  如今,直接與間接參與會館會務的新一代溫州后裔正越來越多。在這里,他們重溫田園情,重聽田園事,重聞田園音,重品田園味……"第一個海外溫籍僑團"今天涓滴不顯蒼老,她賡續(xù)煥發(fā)出獨特魅力,給予一代又一代溫州游子以家的溫暖。(溫州日報)

(編輯:zhangwh)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