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所精神:生活體例營銷很天然
凌晨兩點,書店依然人氣高漲,卻沒有噪雜人聲喧囂,這是杭州普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臻對誠品的第一印象。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在臺北仁愛路圓環(huán)成立。經過20多年經營,現在遠道而來的游客,到誠品閱讀、買書,乃至瀏覽展覽、演出,幾乎已成為必修課。
多數人去誠品,多半是當成一種享受,接觸興奮的空間與氣氛,確實不見得是純粹為了買書去的,誠品創(chuàng)始人吳清友因此強調,誠品不只是書的交易場所。在他看來,誠品的內涵,遠超過書店,包括商場、零售、餐飲、品酒、文化運動。
姚臻說本身絕對算得上是個“文化敏感”的人,而誠品書店的腔調確實對她的胃口。她站在書店的某一角內,帶著耳機試聽著臺灣民謠,翻閱著想看的書目。這些書和CD最終都裝進了她的購物袋內,“消耗的過程顯得很天然?!?/P>
這家臺灣本土自創(chuàng)品牌,跟一樣平常印象中的傳統(tǒng)書店有所不同。一踏進誠品的大門,就可以感覺到書店內附設雅座所蕭灑開的濃濃咖啡香,伴隨著書香,在空氣中美妙結合,散發(fā)出迷人的氣息。通亮、坦蕩的空間,頗具歐洲圖書館風格,一反傳統(tǒng)書店的沉悶與規(guī)格化。誠品以沉穩(wěn)、優(yōu)雅、溫馨的色系,作為其裝潢特色,給人以充滿人文藝術氣質的感受,讓每小我一進入誠品書店,就不自發(fā)地輕聲細語、放慢腳步。
40多位浙商去的誠品旗艦店位于臺北聞名的101大樓,樓下2層以及樓上6層的空間里,有書店、畫廊、商場、音樂館、餐廳、藝術空間等,悉數由誠品經營。姚臻說,它早已打破了傳統(tǒng)書店的既定模式,不只是賣書,而是將多種情勢有機組合,進行“復合式經營”。這種模式緣于誠品書店特別很是看重“場所精神”,即通過人、空間、運動三大元素,共同營造一種文化氛圍。
“6樓有畫廊畫展,可以瀏覽藝術文化;書店內甚至有許多老唱片,黑膠那種,無論哪個年齡階層,在這里都能很天然地享受文化?!闭憬潞统晒煞萦邢薰究偛煤刎呋?個鐘頭,挑到了基本管理學方面的書,更令他喜悅的是為孩子買到了心儀的漫畫作品。他告訴記者,僅在去年,誠品就舉辦了4500場不同主題、情勢的藝術文化運動,民眾通過參與誠品的運動,將藝術、文化天然而然地融入了生活。
貨架上,多數產品都有組合奧妙
“假如生活在臺北,某天正好有一場商務洽談,又想要買書,還要給家庭購買日用品。那么,我會毫不夷由選擇提前半個鐘頭,到誠品書店先看書。”浙江采得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開河鐘愛閱讀,但是他也坦承如今不會為了買一本書而特地去一趟書店,但換成誠品就有可能。這就是誠品書店給購書體驗帶來的變革,書店最終成為一種綜合商業(yè)業(yè)態(tài)整合的載體。
在實體書店漸漸式微,電子書大舉侵襲的今天,誠品書店反而能聲名愈盛,看書買書的人不降反升。其實,誠品書店也曾經很艱難,臺灣人都知道,吳清友是一個“風俗虧錢的企業(yè)家”。誠品創(chuàng)立的前十五年,都是不贏利的。
就連吳清友本人也說,誠品書店其實不贏利,靠“商場”才獲利,目前商場的營收早就超過書店,分別是六成、三成的比率。這次浙大EMBA學員參觀的臺北101旁的信義誠品,統(tǒng)共有4萬平方米的空間,每一天的租金就要20萬人民幣,一年下來是7300萬人民幣,連大集團都很難支應。誠品的聰明做法是,讓誠品當“二房東”,除了書店自己的1萬平方米之外,3萬平方米作為商場,全都租出去給其它品牌,時尚精品、高端餐廳,全都樂于與誠品作伴。
商場是一個娛樂環(huán)境,書店卻是文化環(huán)境,如何更好地捏合氣質不同的各種商業(yè)業(yè)態(tài)和產品呢?“產品組合上就有許多奧妙。”姚臻認為,即便是抱著就是到誠品里坐坐的目的而去,最終也會天然地伴隨購物而回,產品營銷組合起了緊張作用。誠品所做的就是瞄準那些文化敏感的消耗群,通過梳理其各種強烈的偏好,組合書店內的產品營銷。
胡柏剡分享了他看到的一些例子,如再賣音像成品的區(qū)域,李宗盛的CD邊上,擺放的是李宗盛使用的木吉他品牌的產品;而在推介關于大米的暢銷書籍時,邊上還會有半斤裝、一斤裝的細膩大米禮包,很天然讓人一并買下當“伴手禮”。
5月13日傍晚,杭州市西湖區(qū)翠苑街道辦事處主任樓穎平主任一行···